6月14日訊:近日,中國政府網發(fā)布《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的通知》,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。其中,南岳廟會正式入選。
南岳廟會,成形時間不晚于南宋,鼎盛于明清,式微于20世紀中葉,90年代后蓬勃發(fā)展,流傳于湘楚及全國各地具有祝融火神崇拜的地方。南岳廟會以南岳大廟、祝融殿、天符廟為主要場所;以春節(jié)廟會、天符廟會和“趕八月”廟會為主要載體;以祈福求壽、驅邪消災、社火狂歡為主要內容的民俗活動。
南岳廟會中的春節(jié)廟會從臘八到次年元宵進行,含臘八施粥、傳燈供燈、火燈游街、舞龍舞獅、高蹺雜耍等活動,在紀念祝融撒播火種的正月十四火燈節(jié)達到高潮。在正月十四這一天,南岳人拿著寫有新年愿望的燈籠,到祝融峰或南岳大廟前,取長明燈火帶回家……“趕八月”廟會則在農歷7至9月舉行。邵陽、長沙、懷化、岳陽、婁底、萍鄉(xiāng)、井岡山等地的各民族群眾在秋收后,帶著豐收的食物趕到南岳衡山感恩祝融的庇佑。如今,每年前來參與南岳廟會的人數超過1000萬人。
南岳廟會時間跨度長、規(guī)模大、參與者多,在湖南乃至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力,對促進湘楚地區(qū)多民族融合、保護文化多樣性、發(fā)展兼容并蓄的楚文化、提升南方各民族歸屬感具有重要作用。
(編輯:陳濤;校對:彭?。回熅帲涸?;監(jiān)審:楊棟梁)
來源:南岳融媒
作者:胡映竹 謝軍
編輯:彭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