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訪者語錄:
●說實在的,前五十年寫字畫畫僅僅是為了謀生,而后來的這十幾年才算是真正為了追求藝術(shù)。
●我喜歡畫竹子和老鷹。因為我欣賞竹子的虛心、正直,喜歡雄鷹的高瞻遠矚,而且它們都頑強得很,像我自己。
劉月正是個自強不息的人。他從小身患殘疾,注定了日后人生的艱難跋涉;他身殘志堅,用書畫改變了自己的命運;他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讓人心生敬佩,他因曲折而偉岸的人生讓人深深震撼。
劉月正最喜歡畫竹子和老鷹,在他的書房里,到處掛著他的畫作:迎風屹立的竹子,透著一種不屈不撓的生命力;俯臥低旋、雙目炯炯的鷹,有著旺盛的陽剛之氣……這些畫構(gòu)圖嚴謹,疏密有致,體現(xiàn)了畫家扎實的繪畫功底。而無法讓人相信的是,這些畫竟然出自一個從小身患殘疾的人之手!他握住畫筆的手一直在顫抖著的,看得出來他很吃力,但他筆下的書法字體卻遒勁有力,其山水、人物肖像、花鳥繪畫等均有涉獵。問起他為何獨獨鐘情于畫竹子和鷹時,他只說是“似君精神”,原來,小時候雙腿突然無法站立,這突如其來的災(zāi)難讓他的生活全變了!一些人冷嘲熱諷,甚至認為他只能靠乞討去生活。他也曾經(jīng)心灰意冷彷徨絕望過,但最終,他選擇了堅強,用顫微微的手握住畫筆,立志用書畫來改變自己的人生?;蛟S是精誠所至,他的雙腿在他研習書畫的過程中奇跡地站起來了。書畫創(chuàng)作,正所謂“非勤耕不能入其門,非師古不能得其基本,非善悟不能有所成”,而他在幾十年里書畫研習和創(chuàng)作中,真正做到了“勤耕、師古、善悟”。幾十年來,他下過農(nóng)村、進過工廠、開過商店,多舛的命運從未改變過他對書畫藝術(shù)的追求,他自學成材,到處虛心求教;因為殘疾,他畫的每一筆都很吃力,書畫歷程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;沒有時間他就去爭取,不論寒暑不分晝夜沉浸在書畫技法學習中!沒有紙筆,他就找來毛紙、水泥紙等一切能夠用來畫畫的東西練習,到如今,他還保留著用粉筆在地上筆劃構(gòu)思的習慣。
天道酬勤,在經(jīng)過一次次磨礪后,他的書畫技法日漸成熟,多年的努力也有了回報,他贏得了同行和所有人的尊重,在辛勤耕耘的藝術(shù)天堂里,他尋找了別人感受不到的樂趣。近年來,他在家潛心畫竹子和鷹,筆耕硯田每日不輟。為了畫好竹子,他曾經(jīng)數(shù)月呆在南岳浩瀚的竹海中仔細觀察,最后,硬是在自家院子后面種上幾株,風雨交加的時候,他總是看得格外入神。因為竹子對于他,有著特殊的意義。
書畫藝術(shù)歸根到底是人的藝術(shù),是生命的藝術(shù),是心靈的藝術(shù),因而,在本質(zhì)上都是人的精神的映照。在我們看來,劉老畫的竹子和鷹恰到好處地體現(xiàn)了他自強不息的人生,也是他人生精神的最好映照。他的書畫藝術(shù)雖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,但他從未參加過任何書畫組織,從未在意或流連于名利,也沒有半點兒滿足和驕矜,他依然住在那個小小的院子里,過著一種簡樸而清貧的生活,用藝術(shù)演繹著生命,用生命書寫著傳奇。
作者:rednet
編輯:彭俊